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但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促使人们大规模、大范围地开采矿产资源,地表乃至地下矿产开采区域星罗棋布。在被开采或已开采矿产资源的区域,其土地具有众多不良的理化性质,尤其是重金属含量过高,而有毒重金属在土壤系统中的污染过程又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因此常给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是破坏土地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破坏水平衡加剧矿区水资源危机、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罪魁祸首。
我国是世界采矿大国,现有各类矿山企业约15.3万个,其中国有矿山7650个。据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的初步统计,全国因采矿形成的采空区面积约134.9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26%,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约238.3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47%。
前瞻产业研究院矿山修复行业研究员郑新风认为,在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之后,许多矿山、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触目惊心,因此,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既是对资源过度开发的亡羊补牢之举,更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未雨绸缪。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中,难度最大的是裸露岩壁的治理工作。为了探索解决裸露岩壁治理的最佳方案,2017年,北京市规划国土委房山分局对房山区河北镇梅岭进行试点治理。试点治理采用植被混凝土绿化工艺,工人把特定的水泥、营养土和绿植种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植被混凝土,经过加压喷播到岩壁上。覆盖岩壁之后,利用滴灌、喷灌设施进行浇水,让混泥土中的绿植种子破土而出,形成绿色植被,从而达到保留水土、减少扬尘、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与此同时,伴随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区还产出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因采矿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累计积存量353.3亿吨。此外,矿业废弃地是指在采矿活动中被破坏、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废石堆废弃地、采空区和塌陷区、尾矿废弃地、采矿作业面、道路及辅助建筑物占用后被废弃的土地,这些都成为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又缺乏修复的后遗症。具体来看,这些后遗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质量和生物生态等方面。
矿山活动尤其是露天开采,严重破坏了山坡土体结构,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导致地面塌陷和土壤裂隙产生,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造成土地贫瘠、植被破坏,最终导致矿区大面积人工裸地的形成,使水土更易移动,水土流失加剧。
同时,矿山固体废渣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重金属污染,而且由于地下采空影响了山体和斜坡的稳定性,容易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及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由于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
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在露天煤矿中产生的粉尘、煤矸石的氧化和自燃中放出的大量有毒气体会在干燥气候与大风作用下产生矿尘暴,不仅污染矿区大气,破坏作业环境,损害工人身体健康,而且由于风的流动,也是矿区周围和全球大气的污染源之一。
此外,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由于矿区植被清除、土壤退化与污染、水土流失、水资源的缺失与污染等,对矿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形成致命打击,严重威胁了动植物生存,从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